你平常都是如何使用 AI 工具的呢?想知道該如何使用 AI 工具來輔助學習嗎?
在這篇文章裡,筆者會介紹自己平常會使用的 AI 工具,以及我如何使用它們的情境。前幾天 ChatGpt 大當機,許多人都赫然有感自己蠻依賴 AI 工具的,這也讓筆者產生了危機意識,在這篇文章裡,筆者也會分享我是如何在使用 AI 工具的情況下,仍努力保有自我思考與概念架構的能力。
ChatGPT :生活大小事的好幫手
以筆者的日常生活來說,ChatGPT 還是我最常使用的 AI 工具。而且它是我唯一一個在期中、期末考時會選擇付費的工具。舉例來說,筆者會使用它的專案管理功能,將不同科目各建立一個專案,而關於該科目的問題,就會統一歸類在專案底下,方便我在查找過往聊天記錄時,可以快速找出我要的資訊。

接著,再跟 ChatGPT 對話時我通常會有以下情境,也會促使我使用它的不同功能。像是我如果要跟它討論寫文章或是寫程式碼時,我就會在工具篩選類中選擇「編寫或編碼」,同時,筆者也會跟它詳細描述我現在的狀況,例如:「我現在想要把簡報內容撰寫成一篇部落格文章,但我想要逐段來跟你討論,不要一次產出一篇給我。我想先從這兩段開始撰寫……」。
除了請它協助寫文章或是寫程式碼,我平常在用 ChatGPT 時也會開啟搜尋功能,或是在問問題時加入「請給我資料來源」的訊息,讓它產生結果給我時,我能夠回去追它的資料來源,確保內容的正確性與品質。

再來, ChatGPT 還有專門領域的 GPT 可以供使用。像是筆者最近剛好修了易經的課程,筆者就透過「易經 GPT」 來做課程複習,因為易經的內容非常多,我就請 GPT 幫我針對每一卦做重點整理;此外,筆者在學習資料視覺化工具——Tableau 的時候,講師也有推薦我們可以使用「Tableau Pro 繁體中文達人」的 GPT 工具去協助學習。
NotebookLM:學生的筆記好幫手
假如你是學生,筆者真的大推這個免費 AI 工具,因為它可以完美的協助你做上課資料與筆記的整理,甚至還可以產出心智圖與 Podcast !
NotebookLM 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它可以直接上傳 Google 雲端硬碟的文件或是簡報,同時也可以上傳網站、YouTube 連結或是文字檔。除了多元的資料來源外,在你上傳完後,它會先幫你針對文件內容做整理與摘要,接著,你便可以選擇產生心智圖、Podcast 等額外項目。
筆者常常把上課的錄音檔或是筆記上傳到 NotebookLM ,接著請它幫我產生心智圖,我在段考前就會參考那個心智圖,快速做脈絡式的複習。

Canva AI:美編與網站 Demo 好幫手
除了上面偏檔案與文書處理的用法,筆者也會使用 Canva AI 協助製作簡報圖片或是參與競賽時,快速製作 Demo 網站,讓評審能更加知道我們產品或是網站做出來會長什麼樣子以及如何運作。
筆者自己本身其實也沒有程式背景,但只需要簡單的下指令,Canva AI 就可以幫你產出一個 Demo 網站,非常適合想要自己先確認產品原型,或只是用於簡單展示或介紹用。

資策會 4.5 小時生成式 AI 課程

平常除了使用熟悉的 AI 工具外,筆者也會多方吸收跟嘗試新的 AI 工具。LinkedIn 是一個可以連結國內外各領域業界人士的社群媒體,資策會現在推出了一個「在 LinkedIn 新增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技能」就免費送 4.5 小時生成式 AI 專屬線上課程的活動。
透過這樣子的活動參與,不僅可以幫助你在 LinkedIn 上證明自己有「使用 AI 工具」的能力,對於高中生的你來說也可以作為學習歷程的證明!
免費 4.5 小時生成式 AI 線上課程這裡上 👉 AI+1,臺灣加分 LinkedIn AI晉級接力賽
以人為本的 AI
最近頻傳 AI 當機的事件,造成全世界人們的不便,但這也不禁讓筆者反思,我們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此依賴 AI 了?
爲了不讓自己「沒有 AI 就無法學習」,筆者也開始找方法讓自己還保有最初邏輯思考的能力。我現在會養成固定「看到一個問題先自己思考」的動作,像是寫部落格文章,我會先要求自己要保持想架構跟第一次草稿自己寫,因為我們思考過後能表達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你是不是也常常聽到有許多人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 AI 取代?
筆者認為 AI 是以人為本的。你要知道如何與 AI 協作、知道如何向 AI 精準的提問,你才有辦法好好使用 AI。它到目前為止,都是在解決圍繞在我們「人」身邊的問題,你有問題,你才會想向 AI 尋求幫助,也因此,筆者覺得最終還是回歸到「以人為本」的概念上。
讀到這邊的你,相信已經掌握了學生使用 AI 的能力,AI 必須靠你自己來人本,只有你自己才能摸索出如何駕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