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學校舉辦的閱讀心得競賽,不只是一次文字比拼,更是一個讓同學展現閱讀深度與思辨能力的舞台。你是否會疑惑:「我該怎麼選書?該怎麼把心得寫得有特色?」其實,一篇優秀的心得並不是堆砌艱澀詞彙,而是能夠真實地表達閱讀後的體悟,並在書本內容與自身經驗之間找到連結。
本文將以筆者自身獲得中學生網站閱讀心得特優獎項的作品——《飲膳札記》心得為例,逐步拆解心得撰寫的結構與方法。希望透過實際範例,讓你更清楚理解如何從作者介紹、內容摘錄到觀點深化,最後完成一篇兼具情感與思辨的完整心得。
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在這個段落中,比賽規範通常會要求中文 100~200 字,英文 40~80 字。因此,你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做到兩件事:
- 簡要交代作者的背景,例如其專業、身分或代表性作品,讓評審對書籍來源有基本認識
- 點出書籍的主題特色,鋪陳後續你為什麼選擇這本書、以及思辨的起點

筆者建議在這裡不要寫得太學術或冗長,而是保持清楚流暢。舉例來說,若選擇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可以簡單說明她是散文家、譯者與學者,再提到這本書透過飲食來承載人生記憶。這樣既能符合字數規範,也能自然引出後面「內容摘錄」與「觀點」的延伸。
內容摘錄
在這個段落中,比賽規範通常要求中文 100 字~300 字,英文 60 字~150 字。內容摘錄的重點並不是大量複製書裡的文字,而是要挑選出「最能代表書籍精神的句子」或「你覺得特別有啟發的片段」。

筆者建議:
- 選一至三段精簡的引文,避免太長,否則會壓縮自己的觀點篇幅。
- 摘錄之後,可以簡單補一句為什麼覺得這段話重要,例如它展現了作者的價值觀,或呼應了全書的核心。
- 把摘錄當作「橋樑」,用來鋪陳下一段「我的觀點」,這樣文章會更有連貫性。
舉例來說,《飲膳札記》中「烹飪其實跟文學藝術一樣,有慧眼辨識用心處,總是令人欣慰難忘」這段,就很適合作為引文。因為它不僅談到飲食,更隱喻了人生與藝術,能自然過渡到心得的深層思辨。
我的觀點
在這個段落中,比賽規範通常會要求中文 1000 字以上,英文 600 字以上。這裡是評分的重點,也是整篇心得的靈魂。許多同學會誤以為只要把書裡的內容再敘述一遍就好,但那其實只是在寫「摘要」,並不是心得。
筆者建議,這一段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重評論,不重抄寫
- 摘錄的部分應該留在上一段,到了這裡,你要展開自己的理解與評論。
- 可以同意作者,也可以質疑或批判,但要有合理的理由與清楚的立場。
- 理性與感性並用
- 理性:分析作者觀點的合理性、和現實的對照、與其他作品的比較。
- 感性:結合自己的經驗、情感或價值觀,讓心得更有溫度。
- 連結自身與延伸思考
- 舉例:讀到飲食文學,可以聯想到自己家庭的餐桌經驗,或比較其他以飲食為題的作品。
- 也可以延伸到更大的議題,如文化傳承、世代差異、甚至是全球化下飲食的變遷。
- 保持立場一致
- 文章的觀點要前後一致,不要一開始說「很認同」,後面卻又否定,讓評審覺得立場搖擺。
- 如果要「部分認同+部分批判」,要清楚劃分。
簡單來說,這一段就是評審想看到「你怎麼思考」、「你怎麼回應作者」的地方。字數雖多,但只要能把評論、情感與思辨交織,文章就會很有深度。
討論議題
這個段落沒有嚴格的字數限制,但千萬不要為了湊篇幅而硬擠出問題。一個好的問題,應該能延伸你的觀點,甚至成為下一次思考的方向。
筆者建議:
- 補充觀點:可以提出一個在「我的觀點」中沒來得及展開的面向,轉化為討論議題。例如:飲食文學除了保存記憶,是否也能成為文化外交的一環?
- 未盡的思考:如果你在閱讀中遇到還沒解決的困惑,這裡就是最好的放置點。例如:作者強調慢工出細活的價值,但在快節奏社會中,這樣的理念還能落實嗎?
- 具體化問題:避免問太空泛的問題(如「人生是什麼?」),應該讓問題跟書籍或觀點有關,讓評審看出你的思維是有根據的。
這個部分不僅是「問題清單」,更是展現你還在思考、還有餘韻的證明。對評審來說,這能讓你的心得顯得更立體,也比單純下結論更有深度。

建議
作為曾經參加並獲獎的過來人,筆者想藉此機會分享一些從 選書到下筆 的心得,讓你在準備比賽時少走一些彎路。
- 選書:挑一本自己真心感興趣的書,比選一本「看起來很厲害」卻讀不下去的更重要。因為只有喜歡,才能在千字以上的心得裡寫出細膩的觀點。
- 準備:邊讀邊記錄,把打動你的句子抄下來,或寫下當下的感受。這些都是後續「內容摘錄」和「我的觀點」的素材。
- 架構:不要把心得寫成流水帳,務必按照比賽規範(作者簡介、摘錄、觀點、討論)分段。清楚的結構能讓評審快速抓到重點。
- 觀點:比賽最看重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怎麼思考」。所以不要害怕批判或質疑,重點是立場要一致、理由要充足。
- 練習:真正動筆前,可以先列大綱,確保每一段都有重點,避免到最後寫成「總結式感想」而失分。
最重要的是,把這場比賽當成一次與書對話、也與自己對話的機會。得獎固然開心,但真正的收穫是過程中思維的訓練。
結語
閱讀心得競賽不是單純的寫作比拼,而是一個訓練思考、表達與組織能力的場域。從選書到下筆,每一個細節都影響著作品的完整度與深度。筆者精選了三個最重要的重點,整理給讀到這裡的你。
- 核心在觀點:不要害怕批判或質疑,立場清晰才會有說服力。
- 結構要清楚:遵守比賽規範、合理安排段落,能讓評審快速抓到重點。
- 興趣是動力:選擇自己真心有感的書,才能寫出自然、深刻且耐讀的文章。
身為過來人,比賽的名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藉由這個過程,你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將閱讀轉化為屬於自己的觀點與文字。當你完成一篇真正屬於自己的心得時,你就已經在這廣大的書海之中,找到只屬於你個人的座標。
其他高中生也看了……
- 清大中文到底在學什麼?——給對文學有愛、對未來有夢的你(ft. 璨瑋)
- 必看好書推薦!用這幾本書好好整理自己
- 小論文學習歷程怎麼寫?5分鐘一次搞懂!(文末附學習歷程範例)
- 寫完小論文之後然後呢?多元投資,讓你的優勢最大化!
- 【政經系列文】——川普 2.0 的未來趨勢?從政策面來觀察國際局勢與社會科素養題的全新面向
學習歷程 自主學習 108課綱 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