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陳竹亭教授〈永續世代台灣的未來大學教育與學術〉改寫)
原文作者:臺灣大學化學系 名譽教授 陳竹亭(Jwu-Ting Chen) July, 2023
當「人類世」逐漸取代「全新世」的討論浮上檯面,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已不容忽視。面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衰退、能源與資源危機,我們所處的世代充滿挑戰。此時,大學不應只是象牙塔中的知識堡壘,而必須思考如何承擔社會責任,成為引領社會前行的燈塔。本文將從「大學與社會」談起,延伸到「跨學科教育」的必要性,再到「USR 的實踐」案例,試圖描繪大學在永續時代的使命。
全新世(Holocene)
指約 11700 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結束以來的地質世代。其特徵是氣候相對穩定,孕育農業、城市與文明的發展,為人類快速繁榮提供了環境基礎。目前國際地層學委員會(ICS)仍正式將我們所處的時期歸為全新世。
人類世(Anthropocene)
科學界提出的一個尚未被正式承認的地質新時代名稱,意指人類活動已成為影響地球系統的主導力量。其起點常被界定於 20 世紀中期核武試爆所留下的放射性沉積物。人類世的特徵包括碳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塑膠與金屬沉積物、土地利用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急遽下降,象徵人類首次成為塑造地球環境的主因。
註
2024年國際地質理事會已經以人類文明相較於地質年代時間太短,否決了地質時代易名。本文因此以「人類時代」的歷史名稱取代人類世。
➡️ 有關於本文原文:陳竹亭教授〈永續世代台灣的未來大學教育與學術〉
USR 的實踐:國科會模式
台灣的國科會自 2015 年起推動「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這是一種將大學研究與在地真實問題緊密結合的模式。其特色在於,不以追逐最新技術為唯一目標,而是著重於社會面、政策面與文化面的影響。

例如,研究團隊必須結合多學科專長,與在地利害關係人合作,共同面對能源、環境或社會治理的難題。具體成效顯示,能落實的計畫通常具備五個特徵:
- 跨學科團隊
- 連結在地問題
- 利害關係人參與
- 前瞻創新思維
- 將科技視為支撐而非主角
這樣的模式較偏向「研究導向」,能幫助一般大學將知識應用於政策建議與社會創新,避免研究與現實脫節。
USR 的實踐:Swarthmore 模式
美國的 Swarthmore 大學則提出另一種「參與式學術」(Engaged Scholarship)的模式,核心在於讓學生不只停留於課堂,而是直接走進社區。

這種模式結合了「社區導向學習」與「社區參與研究」,學生能在公共議題、環境治理或社區建設等真實場域中,透過調查、討論與行動來學習。其特色在於課程、校園與社區三者之間的循環互動:知識不再只是單向傳授,而是在實作中被驗證、被反思,最後回饋社區。
相比國科會的研究導向,Swarthmore 模式更偏向「教育導向」,特別適合技職大學或地方型大學參考。這種學習方式,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教育流於書本知識,而真正實現「大學走出象牙塔」。
國科會模式 vs. Swarthmore 模式
面向 | 國科會模式 | Swarthmore 模式 |
---|---|---|
核心定位 | 以研究導向為主,聚焦「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 | 以教育導向為主,強調「參與式學術」(Engaged Scholarship) |
推動背景 | 自 2015 年起由台灣國科會推動,強調研究結合政策與社會需求 | 美國 Swarthmore 大學的社區導向學習傳統,強調知識與社區共生 |
主要特色 | 跨學科團隊合作、與在地利害關係人對話、科技為支撐而非主角、產出政策建議與制度創新 | 學生直接參與社區調查與行動、課程與校園與社區三者循環、重視公共議題與社會責任 、知識在實踐中被反思與回饋 |
適用對象 | 一般綜合型大學,以研究能量為主體 | 技職或地方型大學,重視學生實作與行動學習 |
成果形式 | 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在地創新與制度改革 | 學生行動方案、社區研究與課程發表、社區永續合作計畫 |
價值意義 | 強化大學作為國家智庫與政策顧問角色 | 強化大學作為社區夥伴與公民教育的推動者 |
結語
「人類世」提醒我們,人類已成為地球環境與文明的塑造者,而大學正站在這個關鍵時代的前沿。它不僅是知識的守護者,更是社會創新的引領者。筆者濃縮原文作者三個關鍵的概念,幫助同學們理解本文的主要重點。
- 大學的角色:必須從象牙塔走向社會,承擔知識生產與社會回饋的雙重責任。
- 跨學科教育:提供整合視角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具備面對複雜挑戰的能力。
- USR 實踐:無論是國科會模式的研究導向,或 Swarthmore 模式的教育導向,都強調參與、合作與真實行動。
大學的未來教育與次世代學術必須更接地氣。從個人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到集體的經濟、社會、國際政策,都應以適應自然環境為優先考量,創造永續新文化,才是人類世的積極意義。
臺灣大學化學系 名譽教授 陳竹亭(Jwu-Ting Chen)
其他高中生也看了……
- 【政經系列文】——「戒嚴」是什麼,從韓國 2024 年戒嚴幫你整理公民考題必備的觀念!
- 【政經系列文】—— 美國總統選舉好複雜?三個關鍵帶你了解美國總統選舉的特色
- 【政經系列文】——「修昔底德陷阱」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3 分鐘讓你釐清相關概念
- 【政經系列文】—— 社團幹部怎麼當?從外交決策模式來看社團管理
- 【政經系列文】——川普 2.0 的未來趨勢?從政策面來觀察國際局勢與社會科素養題的全新面向
學習歷程 自主學習 課內知識 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