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題不是寫親情故事就能高分,當然也不是比較誰比較煽情。感性提主要的考點在於是你能不能真誠表達情感,同時維持結構與思考。閱卷老師想看到的不是狗血的連續劇,而是透過觀點、感受及適當語氣的整合。筆者在本篇文章,將會從教授給予的指引,再給予大家練習感性題的途徑與方法。
從教授的標準看起
閱卷老師看作文,不會被煽情打動,他們看的是思考的深度與語言的節奏。根據大考中心的評分指標,感性題要拿高分,四個面向你一定要懂怎麼操作。

一、題旨發揮(40%)——主題要準,感情要真
一開頭就要讓老師知道你在寫什麼,不要繞圈子。情感真實不代表要有很多細節多,而是你的反應合理、讓閱卷者有共鳴。
低分作文:一直講「我很感動」,但沒說為什麼。
高分作文:用一個具體情境,帶出情緒的起因與轉折。
二、資料掌握(20%)——例子自然,別硬塞名言
感性題的資料是生活經驗與思考片段的結合。名言佳句可以用,但一定要轉化成自己的語氣,且要置放在適當的段落與位置,不要突兀。
三、結構安排(20%)——情緒要有節奏,文章要有起伏
感性題的結構是從情感的鋪墊逐漸昇華。透過段落間的推進,讓文章不會陷入平鋪直敘的窘境。而轉折句有助於情感變化自然。
四、字句運用(20%)——自然勝過花俏
感性題的禁忌是過於「結構化」,當機械感太重時,抒情的呈現會變得既不突出又很牽強。最理想的運用是自然中帶有真誠,同時又能把情感完美收束。
與理性題的不同之處|感性寫情,理性寫理
很多學生搞不清楚,理性題和感性題到底差在哪。筆者可以幫你一句話總結:
理性題要你「分析問題」,感性題要你「感受問題」。
快速比較
| 面向 | 理性題 | 感性題 |
|---|---|---|
| 目的 | 說服老師「我想得對」 | 讓老師覺得「我想得真」 |
| 語氣 | 穩定、分析、條理分明 | 溫柔、誠懇、有情緒起伏 |
| 開頭 | 立論清楚:「我認為⋯」 | 情境帶入:「在那個升上高中後的第一個暑假⋯」 |
| 段落結構 | 論點 → 例子 → 分析 → 結論 | 故事 → 感受 → 反思 → 昇華 |
| 關鍵句型 | 「因此、由此可見、換言之」 | 「起初我以為、但後來我懂了」 |
| 評分焦點 | 邏輯、立場、分析力 | 真實、節奏、體悟感 |
| 常見失誤 | 太抽象、沒情感 | 太煽情、沒重點 |
感性題的技巧與考前準備
感性題不需要太多天份,但要方法。練得好,任何題目都能穩穩發揮。筆者彙整了考前最重要的兩件事:觀摩別人怎麼把文章寫好,面對不同類型的題目都以準備好的姿態應對。

佳作觀摩
很多學生以為「佳作」是用來模仿或抄寫的,其實不然。佳作是用來拆解的。你要學的是結構,而不是很花俏的句子。
觀摩三步驟:
- 看開頭:怎麼引情?從事件、對話、畫面?
- 看轉折:在哪裡體悟?用什麼句型轉折?
- 看收尾:怎麼回題?怎麼讓句子有餘韻?
仿寫練法
感性題高分作文的高手其實是有共通點的,就是他們能在不同類型的題目,都能維持很好的質量,而筆者以為,這樣的細節必須倚賴仿寫訓練。
三步練習法:
- 挑句子:把不同類型的作文佳作的好句子或好結構給分析、仿寫。
- 換情境:可以試著把題目的假設顛倒,或是透過正反兩方換角度解析。
- 換題目:同樣題目架構,以不同的設定與參數重新練習。
結語
感性題寫得好,不是在於情緒的多寡,而是正確與自然的句法。作文也不是名言佳句的軍備競賽,而是你能不能在短短的一張作文紙中,讓老師站在你的情緒上經歷這些假設。
- 先真誠,後技巧→ 沒情感的技巧是空的,有技巧的真情才會被看見。
- 先想題,後寫情→ 每個「情緒」都要對題目有呼應,別寫成回憶錄。
- 先反思,後結尾→ 每一篇感性題的結束,都該保留思考,而非只有眼淚。
筆者認為誠懇比煽情重要,節制比華麗動人。
其他高中生也看了……
- 【政經系列文】——「戒嚴」是什麼,從韓國 2024 年戒嚴幫你整理公民考題必備的觀念!
- 【政經系列文】—— 美國總統選舉好複雜?三個關鍵帶你了解美國總統選舉的特色
- 【政經系列文】——「修昔底德陷阱」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3 分鐘讓你釐清相關概念
- 【政經系列文】—— 社團幹部怎麼當?從外交決策模式來看社團管理
- 【政經系列文】——川普 2.0 的未來趨勢?從政策面來觀察國際局勢與社會科素養題的全新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