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系列文】好多空難!為什麼飛機問題層出不窮?

- 飛機時事圖

最近是不是常常聽到關於飛機空安的問題呢?這樣的報導不但引起了我們對飛機的安全疑慮,也受到許多人的關注,無論是機械故障、人為失誤,還是氣候變遷導致的影響,這些問題使得航空安全成為一個全球熱議的話題。本文將深入探討為何最近飛機問題層出不窮,並分析背後的原因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飛機事故頻發,是否比以往更危險?

2025 年初,全球接連發生多起航空事故。2025 年 1 月 29 日,美國波托馬克河發生了歷史性的空中相撞事故,造成 67 人罹難,這是自 2009 年以來美國最嚴重的商業航空事故。而在 2 月 6 日,阿拉斯加一架小型飛機失聯,機上共 10 人,搜救工作面臨重重困難。這些事件凸顯出航空業在面對天氣、技術與人為因素時的風險與挑戰,也提醒我們在推動航空業進步與創新的同時,必須時刻保持對安全的高度警覺與投入。

數據分析:航空事故真的變多了嗎?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最新全球安全報告,2022 年航空事故數量較 2020 年減少了 9.8%,而因空難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了 66%,同時,定期航班數量增加了11%。

然而,2024 年全球商業航空共發生 318 起致命事故,顯示出事故數量有所增加,雖然長期趨勢顯示航空旅行越來越安全,但近期事故的增加仍需引起重視。

(數據來源:reuters.comthepaper.cn

- image 2
讓我們透過這個機會好好認識議題吧!

觀點一、航空業復甦帶來的挑戰

隨著新冠疫情的消退,全球航空業在 2023 年迎來了快速復甦。 根據 OAG 的數據,2023 年 8 月 11 日是全球航空公司最繁忙的一天,當天運營了 18,586,233 個座位,較全年平均每日運力高出 12%,然而,這種迅速的復甦也帶來了諸多挑戰。

像是飛機維護與檢修人員短缺。疫情期間,許多航空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裁減了大量維修技術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需求,這些航空公司難以及時補足人力,導致飛機維護工作可能不夠細緻。

其次,飛行員短缺問題也成為一大隱憂。許多機師在疫情期間退休或轉職,而新進機師的訓練需要時間。這樣的人力補足需求,有時候會導致部分航空公司在飛行員選拔與培訓上縮短了時程,影響了飛行安全。

(數據來源:traveldaily.cn

觀點二、飛機老化與維修問題

全球航空機隊中,許多飛機的機齡較高。特別是一些中小型航空公司,仍在使用 20 年以上的飛機。老化的飛機需要更多的維修與保養,但由於航空業的快速復甦,許多飛機仍在超負荷運行,導致機械故障增加。

2024 年 1 月,日本航空一架波音 777-300ER 因起落架系統故障而緊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但這也突顯了飛機維護問題的嚴重性。

- image 3
除了天災以及人為因素,其實飛機也會有飛行年限

觀點三、供應鏈問題與零件短缺

自 2020 年疫情以來,全球供應鏈問題持續存在,航空業亦不例外。飛機製造商如波音與空中巴士面臨零件短缺的問題,導致新飛機生產延遲,現有飛機的維修與零件更換也受到影響。

以空中巴士為例,2023 年交付了 735 架飛機,僅比前一年增長 11%,遠低於當年獲得的2319 架訂單,這種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了飛機維護和運營的壓力。

sitca.org.tw

觀點四、氣候變遷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了飛行安全,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使飛機在起降與飛行過程中面臨更多風險。例如 2024 年 5 月,一架從倫敦飛往新加坡的航班在飛越印度洋時遭遇極端亂流,造成數十人受傷。氣候學家指出,全球暖化導致高空氣流變化,使亂流變得更加頻繁且難以預測,對飛行安全構成威脅。

觀點五、人為因素與管理失誤

飛機事故的另一大主因是人為因素,包括飛行員操作失誤、地勤人員疏忽與航空公司的管理漏洞。由於航空業的快速復甦,部分航空公司為了增加收益,縮減了機組人員的休息時間,導致飛行員疲勞駕駛的情況增加。

2024 年 6 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通報了一起因機師疲勞導致的降落失誤事件,所幸無人傷亡。這類事件凸顯了航空公司在飛行員排班與休息制度上的問題,亟待改善。

解決方案與未來展望

面對這些問題,航空公司與政府機構已開始採取措施。首先,各大航空公司加強了飛機維護與檢查制度,國泰航空與達美航空已經增加了飛機檢修頻率,確保機械設備運行正常。

其次,許多航空公司正在加速培訓新機師,以解決機師短缺問題。像是美國航空公司推出了新機師訓練計畫,預計 2025 年底前將培訓超過 5,000 名新機師。

此外,航空製造商與供應鏈業者正在努力解決零件短缺問題。空中巴士與波音已投資數十億美元於新生產線,以提高產能並確保零件供應穩定。

- image 7
飛機出問題會是需要全面向的修正,而不是單一層面上的問題

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些事情?

出問題是難免的,如何處理才是重點

有時因為飛機長時間的運行和多重複雜的檢查工作,而有一些小遺漏或是意外發生是無可避免的,比如說液壓洩漏是飛行員非常重視的常見故障,但它並不像聽起來那樣具有破壞性。這是因為飛機上有備用液壓系統,為起落架、剎車、飛控系統等設備提供動力,使飛機能夠起飛、飛行和降落。而且這些機組人員都受過專業訓練並熟知處理方式

我們要知道飛行仍是安全的

專家指出,航空旅行的安全性遠高於其他交通工具。航空業的高水平監控與備份系統,使得航空事故極為罕見。過去幾十年,商業航空安全顯著提高,而意外的發生是少數,在每天數百班的航空飛行中大部分是平安無事的。而且航空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追究責任並非簡單,且事故調查旨在防止未來問題,而非單純指責。

媒體評判的獨立思考也固然重要

媒體對某些航空公司或飛機型號過度關注,可能導致公眾對相關問題產生過度恐慌,專家強調需從全面角度看待事故,專家們也警告了認知偏見的問題。當一家航空公司或製造商成為新聞主角時,媒體和公眾往往會開始警惕涉及這個公司的其他問題,即使這些問題與該公司關係不大,或者甚至可能不足以引起安全機構的太多關注。

「當某件事發生時,你需要時間去發現和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前聯邦航空局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事故調查員傑夫·古澤蒂說:「這是一個新聞週期甚至兩個新聞週期之內無法做到的。」

結論

近年來飛機問題層出不窮,主要歸因於航空業快速復甦、飛機老化、供應鏈問題、氣候變遷以及人為因素等多重原因。然而,透過航空公司與政府機構的努力,我們仍應該相信未來的航空安全將會逐步改善。乘客在選擇航空公司時,也應注意該公司的安全紀錄與維修標準,以確保自身的飛行安全。

- image 5
我們依然可以享受飛行 ✈️

其他高中生也看了……(還有一些參考資料)

Total
0
Share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前一篇文章
- 160

永續人才的培育聖地在哪裡?兩分鐘帶你了解清大教院學士班乙組(ft.翌安)

下一篇文章
- image 8

【政經系列文】——如何看透國際時事?透過層次分析法幫你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