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上總是充滿了各種鼓勵健康生活的貼文和短影片,你是不是也曾經動過念頭,想踏出第一步,開始養成一點自律的習慣?或許你是想在夏天練出好身材,也或許只是單純想讓自己更有精神一點,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願意開始,就是一件很棒的事,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筆者是怎麼慢慢養成運動習慣的,也許能成為你的一點參考或陪伴!
筆者經驗談
我真正開始養成長期且穩定的運動習慣,是從大學之後才開始的。
大一時的必修體育課,可以選擇的課程多數是常見的球類運動,但比較特別的是有一門「舞蹈」課,教授的是國標舞的基礎舞步。那時候我不太想選球類運動,心想不如趁機試試看不同的運動型態,於是就選了這門課。
之後的體育課,我依然避開了球類,改選了——體適能指導。這堂課會帶大家認識人體肌群、做徒手訓練,也會練習 TRX 懸吊式阻抗訓練,還有健身器材的介紹與使用。除了體育課之外,我也選修了一門運動領域的通識課——墊上皮拉提斯,課程內容以訓練核心肌群與身體穩定性為主。
在學期結束後,我發現自己的體態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心裡開始萌生「想要長期維持運動習慣」的念頭,於是加入了學校的健身房。 現在我依然維持著規律健身的習慣,並且在學期間選修了另一門運動通識課——空中瑜伽持續探索不同的運動方式。
如何培養運動的習慣?
接下來想和你分享怎麼開始培養運動習慣,首先,要先釐清一件事:「你喜歡什麼樣的運動類型?」
你偏好團體一起進行的運動,還是習慣自己一個人完成?
如果你喜歡團體球類運動,那你可能就得找一群志同道合、時間也剛好能配合的夥伴,這樣才能有機會多約出來打球,但如果你比較傾向自己運動,那麼你最需要克服的,往往就自己的惰性。
從零開始養成一個新的習慣,你需要刻意的去執行這件事,以下三個方法提供給你:
從小而簡單的動作與目標開始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訂下「每天運動一小時」這種難以達成的目標,可以先從設定一個自己做得到的小門檻開始,例如:跳繩 200 下、快走 10 分鐘、深蹲 20 下,或是伏地挺身 20 下等等,當你慢慢開始完成這些小目標,成就感會隨之而來,習慣也就更容易持續下去!接著,你就可以再一步步地調整內容、增加強度,慢慢把運動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為運動安排一個時段
當你運動的強度和時長,已經不是 10~15 分鐘就能完成,又或者你平常真的很忙、事情很多,那就更需要把運動這件事安排進行事曆裡!刻意地提醒自己:「該起身動一動了。」
你可以先從一週兩天開始,每次安排半小時,這樣不會太有壓力,當你慢慢習慣之後,再把訓練的時長拉長或運動天數增加就好,讓運動成為生活中的固定節奏,自然就比較不容易中斷!
找個「助力」,陪你一起堅持下去
擔心自己三天熱度、很快就放棄?那就找個人來督促你吧!可以和朋友約定一起練習、加入健身社團或 LINE 打卡群,甚至也可以用打卡 APP 來提醒自己,又或者讓 ChatGPT 幫你安排訓練菜單,也是一種不孤單的陪伴!
筆者養成健身習慣的經驗與心得
關於我自己怎麼養成運動習慣,其實還蠻有心得的。當初是因為選修了運動相關的通識課,再加上辦了學校健身房的卡,讓我漸漸養成了「每週固定某些時段就是要去運動」的節奏。
隨著時間拉長,我發現自己開始喜歡上在運動時可以完全放空、專注在身體感受上的狀態,也喜歡自己在控制肌肉、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越來越上手的感覺,這種明確的進步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正因如此,我才逐漸確定自己真心地喜歡上了運動這件事。
怎麼開始健身?健身入門攻略
如果你想開始健身,卻擔心一進健身房只敢用跑步機、覺得不划算,那這段絕對可以幫上忙!以下是幾個我親身嘗試過、也推薦給新手的入門方法:
在家也能自主訓練?健身 APP 與 Youtube 教練推薦給你
推薦以下健身APP給大家,這兩個皆為我使用過的軟體
30天居家健身鍛煉挑戰
這款 App 對新手來說非常友善,你可以自行評估的身體狀況與訓練目標,它將安排適合的課表,也能選擇特定部位來加強訓練,像是核心、腿部、上肢等都能自由調整,最棒的是它會記錄你的每一次訓練成果與數據,讓你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的完成進度與累積天數,這種「看得見的紀錄」,會讓你更有成就感,也更容易堅持下去!
👉🏻 Apple store 下載連結:App Store30天居家健身鍛煉挑戰
👉🏻 Google 商店 下載連結:GooglePlay30天健身鍛煉挑戰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Nike Training Club
Nike 推出的這款訓練 App 同樣適合各種階段的健身者,無論是在家、健身房或戶外,都能依照目標選擇不同類型的訓練課程,從力量、有氧、柔軟度訓練,到針對部位的進階挑戰,應有盡有。它也會根據你的狀況提供量身打造的健身計畫,幫助你循序漸進達成目標,養成運動的節奏與習慣。
👉🏻 Apple store 下載連結:App StoreNike Training Club
👉🏻 Google 商店 下載連結:GooglePlayNike Training Club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接著推薦兩位雲端教練給大家,過去疫情期間居家上課的時候,我會打開她們的影片一起運動!

Youtube 教練推薦_【周六野 Zoey】
她的運動影片多元又實用,從徒手訓練到放鬆伸展,應有盡有,你可以依據當天的狀況與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表跟著做。不管是想流汗燃脂,還是舒緩緊繃肌群,都能在她的頻道中找到符合你需求的影片!
Youtube 教練推薦_【May Fit】
她不只是教你怎麼運動,還有許多關於健康觀念的影片與飲食控制的方法,內容相當多元實用。無論是想開始健身、改善生活習慣,還是想學習如何吃得更好,May Fit 都能提供你很多靈感與實際做法,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

第一次踏入健身房,我該怎麼使用那些器材?
踏進健身房,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器材,琳瑯滿目、讓人有點不知從何開始也很正常,但別擔心,其實每一台器材上都有自己的說明書,會清楚寫出該怎麼使用、能訓練到哪些肌群。
剛開始不熟悉的話,你可以一台一台慢慢嘗試看看,如果真的不確定怎麼使用,也可以直接詢問現場的教練,他們都很樂意幫忙!別害怕開口,也不用擔心自己看起來很新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第一次走進健身房的樣子。請放心,健身房裡的人其實都比你想像中友善!
ChatGPT 也能成為我的健身教練?我該輸入什麼指令?每次健身都留下紀錄!
想要量化你的運動數據、建立屬於自己的訓練紀錄嗎?可以試試看把這些工作交給 AI!ChatGPT 不只是聊天工具,它能根據你的需求幫你規劃訓練菜單、紀錄運動進度,甚至根據設備限制或運動目標量身打造課表。
你可以依序輸入這樣的指令:
- 先告知ChatGPT你的身體資訊:「身高___公分、體重__公斤、體脂__%」
- 請他擔任你的健身教練,為你規劃運動菜單與飲食控管:「我希望在 _ 個月,體重可以控制在 __ 公斤、體脂率下降 __% ,我需要你協助我規劃一週三天的運動菜單與飲食控制」
ChatGPT 不只幫你排課、監督飲食,還會根據你的需求再詢問更多細節,為你調整計畫,完全貼合你的生活節奏,不管你今天是想重訓、有氧,它都會陪你練到底!
要加入健身房嗎?從地區的運動中心開始
想培養長期運動的好習慣,卻又擔心自己三分鐘熱度,最後浪費了大筆健身房會費嗎?那不妨趁著這個暑假,先從家裡附近的地區運動中心開始試試看!運動中心通常採單次計費,價格親民、彈性高,對於還在觀望階段的你來說,是非常友善的選擇。
以下是我推薦從運動中心起步的三個原因:
- 價格實惠、沒有綁約壓力:只需要幾十元到百元不等就能入場,不怕浪費,也更容易開始
- 器材齊全,適合新手嘗試:該有的跑步機、重訓器材、自由重量區通常都有,夠你初步上手練習
- 彈性高、自由入場:大多數時間只要現場人不滿,就能進入使用,不需預約或受限時段
想踏出健身第一步,不一定要從健身房開始,找一間離家近、好入門的運動中心,試著去個幾次看看,也許你會發現培養運動習慣其實沒那麼困難!
健身房琳瑯滿目我該怎麼選?
常見的連鎖健身房像是 World Gym、健身工廠,或是一些設備齊全的私人健身工作室,種類真的不少,你是不是也在猶豫該選哪一家才好?我的誠摯建議是:不要只看網路評價,直接走一趟!
到現場親自參觀、感受環境,通常會有店員熱情接待並幫你介紹設備與方案,這樣會比在網路上爬文還來得更清楚,此外,每間健身房的收費方式也不同,有些是綁約制,有些則是月繳、單次付費。很多健身房也會依照季節推出不同的優惠方案或學生專案。
👉 建議你可以多家比較,從設備、距離、價格、課程內容到整體氣氛都納入考量之後,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小結論
克服心理障礙後,你會發現其實開始健身並不困難,不管你選擇的是在家跟著影片訓練、請 AI 幫你排課表,還是走進健身房摸索器材,願意踏出第一步,就非常值得鼓勵!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做到完美,也不用急著和別人比較,只要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節奏,運動就能慢慢地,從「勉強自己」變成「想為自己做的事」。
健身的一些迷思
想減重只靠健身就有用?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重」,那你可能會好奇:只靠運動真的有效嗎?其實,真正能幫助你降低體重、體脂的關鍵是「吃、睡、練」三者缺一不可。
健身可以練局部肌肉就好嗎?
很多人剛開始健身時會想:「我只想瘦肚子」、「我只想練手臂就好」,這聽起來很合理,但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局部訓練迷思,我們的身體無法只針對某一個部位燃燒脂肪。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結果,跟整體體脂下降、飲食控制、訓練強度都有關。
不過還是可以針對想加強的部位做局部訓練,例如雕塑核心、臀腿、手臂線條,讓這些肌群更有力、線條更明顯,但如果目的是「瘦下來」,就不能只靠單一部位的運動。
簡單來說,可以局部雕塑線條,但減脂是全身性的!
結論
讓運動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雖然養成運動習慣不是一夕之間能做到的事,也沒有標準的起步方式,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為自己踏出那一步,不管你的目標是減脂、塑形、變健康、變快樂,當你開始行動,慢慢地,運動就會從「被勉強去做的事」,變成「你真心想做、也值得你堅持下去」的生活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