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 Lucker 科系探索計畫 」系列講座正如火如荼地舉行當中!筆者幫大家整理了拉課與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姿璇學姊合作的校系介紹講座。相信透過講者們最切身的經歷與最實際的建議,將會對有相關志願的你帶來收穫!
人社院介紹:探索興趣、培養思辨的最佳起點
什麼是人社院?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簡稱人社院),是全台少數擁有獨立學士班的學院之一。它不僅是一個學術場域,更是引導學生探索世界與自我興趣的起點。對於尚未完全確立志向的高中生或大一新生而言,人社院提供了廣闊而彈性的學習空間,是打底思辨力、培養表達力、跨域整合力的重要平台。

學院涵蓋領域廣泛,強調「人文 × 社會」雙軌並進:
- 人文領域:歷史、哲學、文學創作、語言學等,重視思維與文本的深度。
- 社會領域: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人類學、性別研究,關注制度與現實議題。
- 這些課程不僅豐富知識結構,也有助於學習歷程與面試展現出「問題意識」與「個人觀點」。
三大學習特色,助你打造升學亮點:
- 大量閱讀與邏輯訓練:讓你在寫作與表達中能條理分明、層次清晰。
- 問題導向與跨域整合:讓你能以多角度分析社會現象,培養未來應變力與批判力。
- 自主學習風氣濃厚:人社院特別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學習計畫,對於未來想雙主修、跨系學習的學生來說,制度極具彈性。
誰適合申請人社院?
- 喜歡閱讀、思考,對社會現象有觀察力與好奇心者。
- 不想太快被定型,希望先探索再決定主修方向。
- 想未來結合其他領域(如法律、外交、永續、創作等)進行多元發展者。
總之,人社院並不是「不知道要念什麼」的備胎,而是「想多看一點世界、想清楚再出發」的首選。如果你希望培養深度與廣度兼具的視野,這裡會是你邁出第一步的好地方。
學士班制度介紹:為探索志向而設計的自由系統
對許多剛進大學的學生來說,「我到底想讀什麼?」是一道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而清大人社院的學士班制度,正是為了這樣的你所設計。
這是一個沒有「預設答案」的系統,你不需要一入學就決定好主修是什麼,也不會被學系名框住。它給你時間與空間,讓你能夠用前兩年真正去體驗課程、探索興趣,再決定最終的學術方向。

制度設計亮點
- 大一大二探索期: 課程選擇高度彈性,可自由修習不同學門的基礎課程。
- 不分系入學: 無需一開始就選擇明確主修,打破傳統系所框架。
- 自主設計課表: 跨學院選課不限,只要修滿學分並符合畢業規範,即可自由搭配。
- 大二下或大三初申請主修/副修/專長: 根據自身興趣與成績,提出個人化的學習規劃。
- 學習諮詢制度: 學士班設有導師制度與諮詢資源,協助學生分析課程與職涯方向。
這樣的制度,適合這樣的你
- 對人文社會領域有興趣,但不確定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 想要跨域整合,結合第二專長(如法律、語言、經濟、科技等)。
- 有強烈主動學習動機,希望自主安排學習進度與主題。
- 希望未來具備多元升學、就業的彈性選擇。
為什麼它有助於升學申請?
- 能展現個人自主規劃能力、學習彈性與探索精神。
- 有利於在學習歷程中強調「選擇的歷程」與「轉折的故事」,讓申請資料更具說服力與個人色彩。
- 教授在面試時,會對有主動嘗試多元課程、願意承擔挑戰的學生印象更佳。
雙主修制度介紹:給有兩個熱情的你一條完整路徑
在清大,想念的不只一個領域?沒問題!學士班制度設計上,不只允許你選擇主修,還能搭配「雙主修」或「第二專長」,打造屬於你的知識組合。
什麼是雙主修?
- 雙主修是修讀兩個完整主修,畢業時會同時取得兩個學位資格。
- 舉例來說:「人社院學士班 × 計財系」或「社會學 × 心理學」。
- 通常需提前申請,並符合兩邊的學分門檻與課程要求。
與第二專長有什麼不同?
類別 | 雙主修 | 第二專長 |
---|---|---|
學分數 | 多,幾乎等同主修 | 相對較少 |
難度 | 高,課業負擔重 | 中等,較容易安排 |
升學/就業力 | 高,可展現強烈學術能力與整合性 | 中高,具輔助價值 |
什麼樣的人適合雙主修?
- 對兩個領域都具高度興趣、或未來規劃需結合雙領域能力(如:外交+經濟、法律+人文)。
- 能夠自主管理時間與課程,具備高度動機與自律。
- 希望申請研究所時具備跨領域優勢。
申請前須留意:
- 建議大一、大二就開始查詢雙主修門檻,及早與導師諮詢。
- 留意各學系是否有申請限制或名額上限。
- 課程安排要提早規劃,避免延畢或壓力過大。

學習歷程準備策略
在備審資料與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寫滿活動,而是呈現「你為什麼適合這個科系」。
也就是說,不只要寫你「做了什麼」,還要說明「為什麼做、學到了什麼、怎麼與科系相關」。
關鍵策略:三大面向建立申請輪廓
- 關鍵字建立:選出3~5個代表你特質與動機的詞(如:關懷社會、文字表達、文化興趣、國際視野)
- 動機明確化:將課程、閱讀、活動等經驗與科系需求連結,解釋「為什麼我會選這裡」
- 未來規劃具體化:畫出短中長期目標,例如:先學社會學理論 → 進修國際發展碩士 → 進入NGO領域工作。
避免常見錯誤:
- 活動一堆,但沒有聚焦與反思
- 模板式自傳,缺乏個人語氣與真誠動機
- 沒有呼應系所需求,讓教授看不到「你適合在哪裡」

面試準備:把自己變成「被記住的那一位」
面試不是考你會不會背書,而是想知道你是怎樣的人、適不適合這個學院。因此,比起一板一眼的答案,真誠、清楚、有邏輯的表達更重要。
如何展現準備充分?
- 明確表達申請動機(例如:「我希望在這裡訓練我跨領域研究的能力,以便將來進入國際組織發展永續專案。」)
- 舉例支撐回答(例:「我曾在高中完成一篇有關人口變遷與住宅政策的研究,這讓我對社會學產生高度興趣。」)
- 準備幾個常見題型(如:為什麼選這個科系?講一個讓你印象最深的閱讀?你認為一個理想的大學生活是什麼?)
人社院學士班的面試風格?
題目相對開放,不會特別刁難,但重視思辨與觀點。若能針對「學士班制度」本身提出自己的理解與想像,會讓教授覺得你真的做了功課。

結語:相信探索與試錯的價值,也相信自己一路以來的每個選擇
選擇清大人社院,不是逃避選擇,而是給自己時間去思考真正想走的路。
學士班制度提供彈性,雙主修制度拓展可能,學習歷程與面試更是展現自我風格的舞台。與其急著被定義,不如勇敢地去探索、犯錯、修正、再前進。
筆者在文章最後快速以三點總結本文:
- 清大人社院學士班以高度彈性與跨領域學習為特色,適合尚在摸索志向的學生。
- 跨領域的學習歷程與完善的面試準備策略,能幫助學生塑造獨特的申請亮點。
- 提早規劃、理解制度、展現自我,是進入理想學院的關鍵。
只要你夠誠實地面對自己,教授就會看見那份準備與潛力。別怕慢,只要方向對了,每一步都值得被肯定。
其他高中生也看了……
- 政大教育系揭秘:從申請到職涯學姐來解答! feat.聿喬
- 師大圖傳正取攻略:備審與面試技巧 × 大學生活分享! feat. 宛諭
- 清大科管院學士班二階怎麼準備?跨領域者的最佳選擇!( ft. 伊晴、嘉穎)
- 從人社院到科館院,清大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實錄(ft. 映辰)
升學季 個人申請 面試 轉系 人社院學士班